|
|
|
| |
|
《细讲弟子规》第05集课程复讲 |
|
杜建华学长 |
|
|
家庭有两个很重要的主轴,一个是经济,就是物质生活;另外一个是精神生活。 上一代的人很有责任心,很孝顺父母。我们这一代却没有了这样的人生态度。这一代人比上一代人有钱,什么有钱了反而人生的态度退步了?说明了一个问题,有钱不一定解决问题。 司马光先生曾经提过;留钱给子孙,子孙未必能守得住;留书给子孙,子孙未必能读;不如於冥冥之中留阴德,以为子孙长久之计。人为什么能够有财富?真正的原因在他懂得财布施出去。财富有因、有缘才会结果,“因”在财布施,“缘”加上你的努力、加上贵人相助、加上机会来了,自然而然就会结财富的“果”。所以,经营家庭的财富,一定要如理如法去经营,不然你一辈子的努力到头来可能是枉然。财布施包含“内财”跟“外财”。我们工作很努力,这是内财,劳力,还有你的经验、你的智慧,这都属於内财布施;外财才是金钱跟财物、跟物品,这些都可以修财布施。所以一个人的福田,根源还在他的存心。我们只要有这一分心常常懂得舍财来救济他人,我们的福报点点滴滴都在积累。财富的问题我们有了正确的认知,就不会患得患失,看到别人赚很多钱,你的心就怎么样?就忐忑不安,不需要!我们扎扎实实修我们的财布施,自然果报就会现前。 古代说的“三从四德”、“夫义妇听”,就是当丈夫的人要有恩义、要有情义、要有道义;要做到恩义、情义、道义,就能给孩子当好榜样。太太要“四德”:妇德、妇言、妇功、妇容。
|
|
|
感恩学长的分享! 注:以上修学报告由弟子规公益网读书会学长自行录入,弟子规公益网不作任何润色。
如何从其他学长的分享中受益? 《礼记·学记》曰“相观而善”,善学者是“见人善,即思齐,纵去远,以渐跻,见人恶,即内省,有则改,无加警”,这样才能受益。
|
|
|
|
|
|
|
|
|
|
|